<!--go-->
金融作為國民經濟的血液,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透過金融工具,資本便能影響到國計民生。與西方國家掌握在財閥手裡不同,國內的政府和資本還沒有融為一體。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下,金融創新成了資方變著法子往市場裡注血的手段。
趙蕾心裡清楚挑戰國家權威並非明智之舉,因此也就沒暴露鳩佔鵲巢的意圖,接下來是佔領商品市場,這樣等同於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畢竟金融不過是經濟的一個分支。
要資料有資料、要流量有流量的電商平臺,曾多次推動自有品牌建設,試圖佔領商品市場,在貿易這塊蛋糕上分一杯羹,但在生產端、品牌方、消費者的多方博弈下,並沒有佔到多大便宜,不過所有的商戰資料被一一記錄了下來。在一場又一場的補貼大戰中,電商大一統的市場優勢產生了強大的虹吸效應,使其在商品交易市場中的佔比不斷攀升,此消彼長下,飲鴆止渴的實體經濟反而將人流推向了虛擬經濟。
作為佈局者的趙蕾不僅擁有更宏觀的視角,也知曉政策的發展走向,除了安排肖鋒生產些與生活相關的產品,做好價格錨定;還安排馬宏駿收購相關產業,打亂他們的發展節奏。
隨著金融創新驅動的科技創新,超腦的橫空出世很快便加入到了這場商戰。透過渠道壟斷,無人工廠替代了其他生產端,透過資訊壟斷,使用者的需求對接到了無人工廠。無人化的大軍壓境,逐步形成了對上游生產端,下游消費端的壟斷態勢,在上下夾擊下,接下來便是吹響對商品市場進攻的號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