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當人類發明了文字,將寶貴的經驗寫成了歷史,並一代代傳誦積累下去,才有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源遠流長。
九華山公園三藏塔,座標114.06455E,22.54846N,張海濤與窩友們圍坐在唐三藏的雕像前,講起了西天取經的話題:“唐玄奘在研習佛法的過程中,發現作為外來教的佛教,有許多佛經著作存在殘缺不全的情況,因此,他便有了修補這些殘缺佛經的想法。貞觀三年(629年),因饑荒朝廷允許百姓自行求生,唐玄奘從長安出發輾轉到達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求法,往返17年,旅程5萬里,帶回大小乘佛教經律論共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成為我國漢傳佛教四大佛經翻譯家之一,中國漢傳佛教唯識宗創始人……”
北京古觀象臺,座標114.06455E,22.54846N,這裡是世界上遺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之一,李誠帶領窩友們來到高臺之上參觀了大型天文儀器,接著來到人物雕像前講起了西學東漸的話題:“徐光啟,明代科學家,介紹西方科學成就的第一人。知識淵博的徐光啟結交了外國傳教士利瑪竇後,便跟著他學習西方的數學、天文、曆法等自然科學知識,並一起翻譯了諸多科學方面的書籍。嚴復,近代思想家,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嚴復吸取了中國古代佛經翻譯思想的精髓,並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經驗,在《天演論》譯例言裡提出了‘信、達、雅’的翻譯原則和標準,翻譯了諸多西洋學術名著,成為近代中國開啟民智的一代宗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