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後世的史學家們,通常喜歡將“武關之戰”稱為整個突厥東侵戰爭的關鍵轉折點。
因為此戰的勝利,意味著進攻帝都的主動權重新回到了聖唐軍隊手中。
儘管武關不像潼關、虎牢關那樣聞名於世,但它作為帝都東南方向的門戶,同樣有著無法估量的巨大價值。拿下這座城關,通往皇朝首都的道路便無險可守、一馬平川。
所以,從收復武關的那一刻起,聖唐的全面戰略反攻也就正式拉開了帷幕。
這背後的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當人們去認真研究那段歷史的時候,往往又會得到一個無比驚訝的發現:立下首功的荊襄大軍,其實並沒有在武關遭遇到特別頑強的阻擊。
像這樣一處關乎戰爭走向的戰略要地,守軍竟然都是些突厥帝國的二流部族武裝。
傲睨天下的黃金族主力軍團,無一例外,全部缺席。
人們不禁要問,英明神武的阿史那支斤大汗,為何會犯下如此低階的失誤?而那些令人生畏的突厥精銳部隊,當時又去了哪裡?
由於種種原因,聖唐史官在記錄這段過往的時候,都受到了宮廷方面有意無意的暗示。
大家或迫於壓力、或出於無奈,紛紛將目光從地圖上移開,共同迴避著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
紫金關。
硝煙散盡,大浪淘沙,多少英雄故事滌盪。
再公正的史筆,終究還是沒能扛住那權力的風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