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京師,大明的經濟文化中心。
全國的繁華盛況,盡顯於此。
聚完餐,晉王世子帶著三個小老弟出來微服散步。
朱高熾道:“此番進京,感覺蕭條了不少。”
朱濟熺點頭:“幾年前的京師,滿大街都是軍官和功臣子弟,現在少了很多人。”
打天下後,諸多有功勳的人湧入京師,朝廷分房分地,成為新的階層。
歷朝歷代都是這種操作。
大明也是,京師中口音最多的就是淮西口音,其次山東、河南。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二十多萬京衛中下層將士,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四大舅,三大叔,過年一聚,都想跟著來京城享福,擁有京師戶口。
這種情況,歷朝歷代都是允許的,朱元璋自然不反對。
更何況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革命成功了讓親屬跟著進城享福,本來就應該!
當時的住房壓力,遠不如二十一世紀的首都。
所以京師軍民住房,由朝廷免費分配。
各級軍官親屬們在京師裡的生活,非常滋潤,一躍成為城裡人。
龐大的軍人親屬群體,給京師經濟帶來了一定的繁榮。
這些武人戰功多,讀書少,家庭收入可觀,對外趾高氣揚。
用文人的話來說,缺乏禮貌,沒素質!
作為江南的文化中心,被一群武夫佔據,自然頗遭文人官僚的嫉恨!
他們開始整活。
都察院的御史們開始上書,言說京師駐軍的親屬群體,他們大批進京生活,導致了家鄉山東、河南等地的田地荒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