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梓鈺來到彌墩的書房,見他臉色不是很好。
“先生,是身體不舒服麼?”
搖搖頭,彌墩矢口否認:“我沒事。李,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嗯……目前進展還算順利。”
又是留白。
彌墩立即腦補:“嗯?難道未來有什麼不確定的因素嗎?港島基礎薄弱,財賦不能僅限於大煙、賭館和馬欄。好不容易我修了羅便臣道通往新界,新界的經濟才有起色。可不能讓一些法外狂徒破壞了計劃,在我的任期內絕對不行。”
此時的羅便臣道,即後世的彌敦道,彌敦道也是為了紀念彌墩而命名。
原本港島把新界作為香港的農業品供應基地,而九龍只是一塊爛地,是一片充滿泥濘的死水區。
彌墩卻認為新界的工業發展事關香港的前途。
他說,原本港島的經濟結構不長遠,必須要大力發展工商業。新界地廣人少,就是最適合發展工業的地區。
他這步棋走對了,多年後,很多工廠就設在新界,新界也誕生了不少港島的衛星城。
交通和發展新界工商業,是彌墩為港島做出的最大貢獻。
而李梓鈺就喜歡這種循序漸進的對話。
果然,和彌墩這種正常人說話舒服多了。
因為他能帶節奏。
“先生,你說的沒錯。今天,港島的一些堂口,初步達成了共識,混亂的局面就快要結束了。”
點點頭,彌墩又皺眉:“可我聽你的意思,未來還有隱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