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門下省這一官署始於魏晉,初名侍中寺,乃宮內侍從官的辦事機構,初衷是限制中書省重臣權勢益大,掣肘皇權,說穿了乃因皇帝與重臣鬥法應運而生,到了本朝,門下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
也就是說皇帝頒行詔令,原則是需要門下省官員簽署,這才具有效力,可下發尚書省負責實施。
詔令若有不當抑或違觸禮律,門下省可行使封駁之權,責成改議。
但韋太后執政時,任命元得志為門下省長官,諸如門下侍郎、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等等重要官員,對韋太后盡皆言聽令從,門下省便再不具備規諷諫諭、察核駁正的實際效用,這也是多少謬政以詔令頒佈,王淮準等等官員雖具異議,也只能在朝議時勸止,根本不能阻止謬政頒行的根本原因。
賀燁登基,雖貶黜元得志,但不可能效仿韋太后將門下省官員盡皆換為近臣,只知諂媚奉承而毫無正義風骨之輩,他若真這麼做了,看上去彷彿立即便能乾綱獨斷,實際上卻將自己擺在了與韋太后相同的水平線上,匡復社稷、改革官制便成為了一個笑話,事實上君主無論多麼賢明,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高高在上的帝王並不可能對百姓的疾苦體察入微,故而不能保證條條政令皆無偏失,真正利國利民。皇權也需要適當的限制,若官員全部都是奴顏卑躬毫無主見者,皇帝便能為所欲為日漸驕橫,這樣的帝國是不可能興旺昌盛的,也勢必做不到海宴河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