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別苑門外,目送著長平公主的儀仗遠去,劉氏轉過身來,挑眉看向尚且微垂著臉面,一副恭送姿態的阮二孃,唇角斜挑一抹得意:“如何,我答應你之事,還算沒有食言吧?”
十一娘趕忙陪笑:“得長平公主垂青,於庸碌之輩當然難比登天,然於夫人而言,卻是易如反掌,夫人言出必行,正好比女中君子,自從答應了妾身居中相助,妾身豈會懷疑?故而這時,竟不覺得如何欣喜若狂,只有銘恩肺腑,結草銜環為報。”卻又得隴望蜀:“因韋太后東逃,宮廷之中內侍局僕多有離散,各類器物備用亦有缺失,汗王入主宮城未久,諸多規制尚不及完善,然以汗王威勢,日後必定一統天下,敝號供奉宮需,還望能夠持久。”
大周皇室宮廷需用,雖有特定的部衙監製,其中一些,例如宮人女官以及低等嬪御需耗的胭脂水粉,甚至配製后妃脂粉、香薰所需的耗材,其實都是向特定的商號採買,再由匠作監加工成品,呈上供奉,十一娘期望的“持久”,是指待突厥王廷重新完善規制後,洛陽阮家能夠正式做為與宮廷長期合作的“皇商”。
當然她並不以為突厥人能夠長期霸佔長安,有稱帝大明宮的一日,但得隴望蜀乃商賈常態,她若為了眼前這點微末利益就滿足,那也太不符合阮二孃的身分。
劉氏果然沒有厭煩她的得寸進尺,又飛一斜眼顧視:“你倒是精明,看得也長遠,不像劍南陳等商賈,一門心思只知道賄賂官宦,甚至突厥部將,半點沒把長平公主看在眼裡,他們以為日後,待汗王迎大可敦入京,長平公主便不得不屈讓後宮主位,過於奉承無用,卻疏忽了一點……阿史那雖與阿氏德氏世代聯姻,大可敦之位看似不可動搖,但這一舊制,只能適用於夷蠻時期,待汗王當真統一天下,為華夏之主,阿氏德氏之地位,還哪裡能夠威懾諸貴,更不說突厥那位大可敦,只知放牧,對於中原禮法,可謂一無所知,又如何足夠母儀天下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