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丹鳳門外,這場聚集世族士官靜坐請願的情境,其實並非史無僅有。
稍遠之前,裴鄭二族謀逆大案掀發,就曾經發生過一回,於今相隔不久,治罪衡陽侯、遷都金陵之議也都有忠良志士聚集丹鳳門以示抗議,然而這三回,都以抗議者失敗告終。
今日,是養晦以久的崔、薛二族領先率舉,柳、王、李、蕭、袁、韋六家子弟緊跟其後,在後是賀湛等其實已經掛冠請辭計程車官階級,京兆十望,獨缺謝、盧二族。
京兆謝的十望地位,不過是韋太后執政後勉強替補,其族人自然會跟隨韋后遷移往金陵,一個不曾留京,連宅邸都被突厥新貴霸佔。
至於京兆盧,雖說今日眾人請願,關鍵就是為了榮國公府的家眷慘遭劫殺,但他們身為苦主,誰也沒有特意去串聯驚動,不是因為鄙夷,而是因為出於人道的同情。
榮國公此人,包括盧姓一族諸多子弟,八面威風時恃強凌弱的惡行沒有少為,當年榮國公孫子之一盧銳,就曾因為心胸狹隘義氣之爭,導致婷而未婚夫喻四郎慘死,甚至還曾強擄蕭漸入意欲殺害,引諸多世族子弟惡鄙誹責。
但眼下盧鏗夫婦,以及盧媛姐妹光天化日之下遭受蠻狄辱殺,沒有人認為這是他們的罪有應得,屈辱也不僅僅限於京兆盧一門,這是所有大周臣民共同的屈辱,而到這時,八望與士官也總算聽聞了吐蕃部將在外郭、西城的禽獸行為,為了不讓更多的女子遭遇辱殺,為了替含恨而亡,抑或那些雖然饒幸生還,卻飽受凌辱的女子討回公道,他們也必須鋌身而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