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安撫住齊姬,送走了賀燁,十一娘回到晉王府。
正逢春季,河北道官員再度前來晉陽商會新政之事,這回王績卻請陸離轉告,意欲私下面會晉王妃,這原本便有些蹊蹺,又因王績一再強調“私下”,越發顯得事情神秘玄奇,十一娘三思之後,打消了將碰面地點乾脆擇定溯洄館的想法,頗經周折,在王府之外市坊之中,擺脫耳目與王績面會。
王績先以拜禮相見,但十一娘雖然貴為晉王妃,其實不應當一州刺史朝廷高官如此禮節,更不說私下相見,王績乃柳蓁翁爹,為十一孃的長輩,十一娘反而當持晚輩禮敬待。
但這回她沒有推脫,正襟危坐受王績大禮拜見,洗耳恭聽這位長輩接下來的說辭。
“數日之前,老父遣長安家人抵達幽州,託家人之口,轉告於臣,自共治議和,經懷恩王、衡陽侯兩起事故,家父實感灰心力拙,雖憂慮國難近在眼前,憾恨無能挽回社稷之禍,於是心生告老之意,只尚有一線期望,懇請王妃示下,家父與臣,甚至京兆王眾多子侄、門生,是否仍應效力於朝,抑或歸隱於野。”
先以臣子之禮相見,再謙稱為臣,“示下”一番言外之意,無疑是王淮準授意王績,委婉向晉王系示誠,這是王相國終於忍不住要揭開窗戶紙,他的確深感灰心力拙,然而唯一的期望便是晉王能夠撥亂反正,晉王妃若肯明示,京兆王才有堅持戰鬥的必要,否則也只能歸隱於野,只圖自保。免得當蠻夷滅國,華夏之臣被逼在生死之間抉擇,生則向異族稱臣對蠻夷屈膝,死則拒絕降服,赫赫一族殉國,但王淮準顯然是不願死殉韋太后治管的所謂君國,更加不甘為蠻夷效命,那麼逼於無奈,只好預先歸隱於野,徹底淡出朝堂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