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毛維要比十一娘稍晚一步得知太后將要廣設官窯的訊息,此時正覺“如有神助”,將那頁薄薄的信紙交給心腹、謀士傳閱,就忍不住撫須而笑:“又是增兵,又是設窯,我倒要看看,薛絢之還有什麼辦法平息民憤,這兩件事,萬一任何閃失,他又該怎麼承擔太后怒火?只怕那所謂新政還沒制定出細則,咱們這位薛少尹,便要被扣審問責,押返長安了!”
“可是薛絢之被問罪,這增兵等事,豈不是又要讓世父負責?”毛趨頗為擔憂。
那郭居安卻老神在在:“不僅薛絢之,晉王毫無作為,太后怕是再也信不過他這太原牧,屆時府尹再上諫書,懇請太后允准蜀王赴太原主持大局,有蜀王坐鎮,又有毛府尹鼎力相助,不過是增兵、設窯而已,不會傷及顯貴利益,縱然民怨沸騰,也不足為慮,民眾無論何時,也只能屈服於官府。”
“對,只要將所有責任推向新政,堅稱是因新政才導致人心惶惶,所有過錯便由晉王與薛絢之承擔。”一個黨羽也附和道。
“只是咱們既定之策,還是要照舊施行,不能給予薛絢之喘息機會。”毛趨這些年來,一直對挫折邵廣之事耿耿於懷,鑑於陸離是邵廣死黨,“於公於私”都恨不能將他置之死地。
毛維便看向另一個心腹太原令於墉:“宜早不宜遲,速速安排吧,說不定不過幾日,廣設官窯之詔令便要下達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