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轟轟亂,亂轟轟,威武敞亮的萬年縣廨門前,數十個白衣士子席地而坐,他們身後是聞訊而來的布衣百姓市井閒漢,這些圍觀者雖然與縣試舞蔽取士不公的主題八竿子挨不上邊,但也都聽說過驕狂桀驁的東灜四狂慘敗長安五子的事——自從上清觀文士宴後,長安民眾便及時將日本遣周使自詡的名號做了個更改,如今只稱“四狂”了。
百姓們雖不能吟詩作賦甚至多數大字不識,可因為國情影響,都好追崇才華俊傑,不說在京都長安這等舉世矚目的繁華這地,便是在鄉野之間,漁獵耕樵往往也會以唱詩為樂,當然這也全靠青樓伎人的功勞,往往是身份卑賤的她們主力擔當著文才賢士與布衣耕樵的溝通橋樑。
是以當這日,士子炮轟萬年令曹剛的事態終於發展到高潮,最終演變成為圍擁縣廨質疑取士不公時,雖然圍觀百姓不可能因而得到任何利益,但出於對力挫東灜四狂之長安五子的好感,聽說擔當聯詩主力的邵九郎竟然在萬年縣試落第,紛紛為其不平,於是自發前往支援鬧事計程車子,若非衙役們及時阻撓,險些沒有擁護著士子們直闖縣廨。
作為京縣之一,相比管轄西城的長安令,因為東城一直是高官顯望聚居處,萬年縣的地位更顯重要,萬年令歷來就有天下第一令之稱,雖說來只是一介縣令,在高官遍地的京城看似低微,但誰也不敢輕易冒犯,更不提被圍堵質問,可這日雖然鬧事者還沒有因為激憤徹底喪失理智直闖縣衙,但誰也沒有被那些奉令阻止驅散的衙役喝退,對峙之勢已經持續了大半時辰,圍擁的人群反而逐漸增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