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事兒略有耳聞,不過依兒看來,東灜四傑雖然才華不俗,卻也不代表幾位敗北之進士真如鄙傳般不學無術,四傑獲勝,多少有取巧之嫌。”
太后聽十一娘這話後,鬱怒的心情才略微好轉,立即便讓十一娘仔細說來。
“四傑回回挑戰,都是四人聯袂,而比才方式並非文會比賦常例,除限題限韻外,又規定必須得由兩人合作完成一首詩賦,另需兩人一齊演奏琵琶曲,舞伎隨興伴舞,以一曲時長為限,詩作或寫曲意,或寫舞姿,不能脫離此二;四傑既為挑戰者,便是率先下場,由應戰方先奏一曲,四傑只聽一遍,即能原曲復奏,不說兩名樂手配合無間,東灜舞伎技藝高超,兩個比賦者往往也會在限時之內作出好詩佳賦,引人讚歎之餘,應戰一方自然會感覺壓力而心懷緊張。”
十一娘毫不掩示自己預先打聽過東灜四傑那屢屢獲勝的比才方式,要解釋起來當然也有說法,這兩年四傑聲名大振,更兼數月前連勝三進士,逼得馮大狀頭聞風而逃的傳聞,十一娘有所關注也不值得詫異了。
這時她繼續闡述自己的見解:“四傑本是挑戰方,應戰方沒有預料在前,多少會有些措手不及,而四傑提出比才方式又有些刁鑽,一時之間,應戰方不可能尋到配合無間之合作者,再者大周文士雖有詩賦之能,卻鮮少與人聯詩,難度大大增加,更不提固然文會上雖不乏深諳音律者,就算聽過四傑出題之樂或者有過耳不忘之能,可兩人配合奏樂又是一道難題,多數都會導致混亂,讓比賦者越發慌亂,哪還寫得出曲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