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關於馮伯璋勾聯潘逆一案,最終被大理寺卿審明為佃作攀咬,是潘逆圖謀不軌意欲興風作浪而不了了之,不說平民百姓,絕大多數朝臣官員甚至都未聽聞這事,然而勵新五年六月初七,關於薛謙、馮伯璋的罪名卻終於議定,馮伯璋因為直接牽涉貪墨欺民等罪,處斬,不待秋後,立即刑決。薛謙雖然在包庇劉渡一事上有過,並且犯有保舉不當等失職之罪,最終卻因為沒有涉及貪墨欺民的惡行,論責從輕,貶為瓊州錄事參軍,立即赴任,不得滯京。
對薛謙的處置看似輕省,不但保得性命,甚至未曾削職奪官,只是貶遷而已,然則隸屬嶺南道的瓊州一直是發配流罪之地,貶遷至此的官員,如無意外的話也都是病老異鄉收場,鮮少再得升調機會,薛謙這回,也相當於在仕途之上被判決死刑了。
隨著這兩大首腦人物一死一貶,但凡涉罪官員的清算無疑立即展開,朝堂之上一時之間有若風聲鶴唳,這些年經由馮薛舉薦的官員固然個個自危,卻也有不少太后舊黨,抑或正欲投誠太后的官員無疑看到了升遷良機,韋元平與毛維包括李子沅甚至靈沼公的府宅門前,都是車水馬龍。
還真是冰火兩重天。
儘管自從五月以來的沸沸揚揚並未落幕,十一娘卻再不如前些時候那般一心盡在風吹草動了,也是直到此時,她懸在嗓眼的心才徹徹底底回落,薛家未受牽連,薛謙竟然也能保住性命,“保薛”計劃這才算是大功告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