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碧奴被十一娘問得怔住,呆愕了好一陣才回答:“婢子當年年紀小,更說不上什麼見識,因見村鄰有人逼於無奈賣兒鬻女,都是哭得天昏地慘,聽多了那些為人奴婢受苦受難之說,故而才不忍心讓弟弟受罪,也是婢子幸運,得天所庇,遇見主家如此富貴卻仁善門第,莫說不曾受苦,也不知比自由身時多少優渥,早就沒那堅持,倘若小娘子有意,莫說弟弟,便連舅舅一家也甘願為奴,報主家恩庇之義。”
這話顯然是誤解了十一孃的用意。
十一娘不由失笑:“我原本還以為你雖生於貧寒卻不甘認命呢,打算著讓你弟弟走科舉之途,是以才堅持不讓他淪落為奴籍。”
聽了這話,碧奴急得連連擺手:“婢子哪敢有那樣奢想,不瞞小娘子,別說科舉,憑婢子原本家境,弟弟倘若得上天眷顧順順利利長大,娶得個本份女子為妻,有子嗣繼承香火,一生衣食無憂,就算最美滿不過了。”
十一娘頗有些疑惑:“我也曾經聽說,各州縣都有設學,雖入學者多為大戶子弟,也不限於平民,但凡有那志願,又能透過州縣小試,不是沒有成為生員機會,雖說如今不比重前,平民子弟透過科舉入仕難之又難,但徵為吏員尚也可能,總歸是條出路。”
這話倒也不是十一娘脫離實際,大周頗重文教,周太宗當年下令於州縣設定學堂,不僅針對各地大戶,尤其醫學、律學、算學等科,入學門檻頗低,不乏平民子弟,雖平民出身的生員鮮少能試舉高中,但也不是絕對,比如高宗時,便有一平民出身的生員進士及第,後來甚至拜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