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軍出動,並非一股腦一窩蜂的擠在一起往前走,而是有嚴格的行軍之法。
按當今邦尉府傳下的制度,行軍之法,要分成興軍、踵(zhǒng)軍、大軍和分卒四個部分。
所謂興軍,便是常說的先頭部隊,多為輕騎組成,有強大的機動能力,他們分成好幾個單位,相距數里,負責探查前方敵人,傳遞軍情。
李信所部的興軍有五百人,其中兩百人騎壯馬,上著短甲下穿緊口褲,頭上帶著皮冠,馬上掛有弓箭,是這支奇兵裡最精銳的部分。餘下三百人則是不穿甲冑計程車卒,便於山地河谷行動。
在興軍之後,則是有近三千人的踵軍,均只穿皮甲,跟在興軍之後數里距離,一旦前方的興軍發現敵人蹤跡,當資訊傳遞過來時,踵軍便要迅速上前,若是敵少便將其擊潰消滅,若是敵眾,便為大軍爭取時間。
之後的大軍擁有最龐大的軍力,亦是將旗和輜重所在,所以行動略緩。
至於分卒,則是在大軍兩側各安插一隊兵馬,與中央大軍平行而進,這一來便可掩護大軍側翼,或是在戰鬥勝利時追亡逐北,當做機動力量。
分成如此四部,互相配合,首尾相應,堪稱完備。
而趙佗所在的千人便被劃入踵軍之中,踵軍的主將便是校尉桓昭。
“阿佗,我悄悄聽屯長說,四部之中,最容易立功的便是興軍和踵軍。但興軍太過危險,反倒踵軍進可攻敵退可堅守等待大軍支援,一般不是將軍的嫡系是不容易分配到這個位置上的。我看是不是那李將軍看重你,才將咱們分到踵軍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