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比賽結束,和灰熊格里芬的“空砍”不同。
快船球員的資料相當平均。
蘭多夫在第四節關鍵時刻接連拿分,不出意外又是20分+7個籃板球。
庫裡拿到17分,5次助攻,哈登15分6次助攻,喬治8分,巴郎-戴維斯10分。
小加索爾14分10個籃板5次助攻,裡基-戴維斯8分,剩下德拉季奇、米利西奇、邦納等人分剩下的十幾分。
快船並不是搞平均主義的球隊,不會為了大家球權相同,硬要給誰打。
而是誰的在場上,球給到你,戰術跑到你了,你來打。
打的進,伱就得分,打不進,你就是打鐵。
賽後,快船的更衣室裡,史蒂夫-科爾看著這份個人資料,心裡既高興,又擔心。
高興的是,他沒想到在如今的NBA,還能有這樣團隊和諧的球隊。
擔心的是,NBA沒有這樣的球隊是有道理的,因為NBA需要球星。
是球星就需要球權,需要高人一等的資料,而一隻球隊的球權是有限的。
庫裡、哈登、喬治,包括小加索爾都還很年輕,還在成長階段。
等到他們更為成熟,擁有了更強的能力,還會留在快船繼續打這樣的團隊籃球麼?
按照過往的經驗,他們中有的人會離開,去別的球隊當老大,創造一番事業。
有的人留下,拿著佔據空間至少四分之一的合同,資料暴漲,成為真正的巨星。
到底誰走,誰留,科爾不知道,這不是他要操心的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