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警惕佛油子?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身為凡夫俗子,在真實的人生運作中,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在當下做到絕對的善、惡與無記的判斷。純粹地講道理容易懂,只要有機會聽聞或接觸,漸漸就明白了,但要將理論化為實際行動,的確不是件容易事。佛陀傳講佛法時是要我們聞思而修,修了之後還要行。不斷地聞思修行佛法,才能透徹地剖析、理解並善用我們的人生。

佛法中所講的聞思修,“聞”是指聽聞善、慈悲、智慧的佛法;“思”是指不斷思考所聽聞到的佛法,並且使思維能夠堅固;“修”就是觀察自己內在的身口意,讓它維持在善良以及擁有智慧的當下,並延續下去。當我們照著上面所聞思的佛法,如法地去做,是“行”。我們發了很多願,也為推廣佛法付出很多心力,但到最後做到精疲力竭,就會有退轉的心態,這是因為我們觀察自己內在的機會變少了。如果這部分可以繼續增加,那麼你付出的這一切就會成為你成就的來源。

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要真正提升我們的心靈,靠修行是最快的。佛陀教法中講得最多的是反觀我們自性的部分。反觀自性的機會愈多,就表示我們有真正在實修。實修的機會愈多,我們面對世間的許多煩惱都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來解剖它,因而瞭解到世間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善或絕對的惡,善惡的分別往往來自我們內心,所以要把心導正到不傷害別人的狀態。如果你不傷害別人,發心是善的,即使表面看起來不善,也會導向善果。所以功德的大小,不在於所佈施的外在物質大小,或奉獻的多少,而是我們內在發心與虔誠心的大小。這些都是我們現代人學佛比較容易忽略的地方,這也是原始佛教教義裡最珍貴、卻離我們愈來愈遠的部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