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反觀自省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一個平常笑容滿面的人,像個菩薩,一旦內在產生了嗔恨心,整個面相、語言都會改變,完全轉變為另外一個人。這是我們平常很少觀察的部分。就密法的觀點,佛陀慈悲地顯現兩種相,一是忿怒相,一是寂靜相。兩種顯相,內在都是完全純潔、沉靜、慈悲的佛。佛是內在完全的淨化者,具有遍知一切的智慧與大慈大悲,為了眾生可以顯現出不同的相,有時外在雖然會顯現忿怒相,而內在卻無所動搖。凡夫俗子因為內在未淨化,所以嗔怒往往是因為不合己意所產生的情緒性反應。起初也許是因著善意而現忿怒相,到最後常常會被情緒所主導,內在波濤洶湧,與外相一樣可怕。所以,不管在外相上如何裝扮美化,我們都要常常提醒自己:我們內在有憤怒的部分,隨時隨地都可能跑出來傷害自己和別人。

很多人因為嗔恨心而找理由,將所有罪過都推卸給別人,彷彿天底下最好的是他自己,別人都有錯。這種將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認為自己永遠沒有錯的偏差想法,是現代人不容易瞭解自己的最大根源。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除了佛陀完全清淨之外,菩薩、羅漢有時還有不及的地方。所以,凡夫俗子當然會犯錯,重要的是犯了錯要知道反省,反省後要能改過。若是不自省向善,便會推委過失而傷害別人,到最後連自己都不放過。所以,有人產生強烈的嗔恨心時,自認為一走了之可以解決一切,而不顧親人好友的感受,以跳樓、割腕、吸毒等自暴自棄的行為來自傷傷人,到最後帶給社會和家庭非常多的困擾和痛苦。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自己不痛苦嗎?當然痛苦。很多自殺者以為自殺便了結了一切苦難,卻不知道在中陰時每隔七天就必須重複一次自殺時的恐怖景象與感受,更是苦不堪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