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一次深奧的演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有些學佛者很喜歡聽比較深奧而自己又聽不懂的教理。有一群大學生請我去演講。

第一次講慈悲心,講完後我發覺大家沒什麼反應,於是晚上就問一個老弟子怎麼回事,他回答:“這些都聽過了,不深奧,所以沒什麼感覺!”於是第二次講了般若(空性),就是

“非有,非無,非有無皆是,也非有無皆不是”,像繞口令般地講給他們聽,大家都在鼓掌,認為今天講得很深奧。

為什麼很深奧?因為他們都聽不懂!我覺得很奇怪:天底下怎麼會有這種事——自己聽不懂的內容就是深奧?

但,這就是我們的人性。我們要知道,聽聞對自己有用的法是比較重要的,而對你聽不懂的內容,你無法瞭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對你來說也就沒任何意義。

這不代表它不好,因為一般人認為的深和淺,是用詞有所差別。所以,要慢慢學會用自己聽得懂的、比較淺的言詞來解釋深奧的佛法。

佛教裡最精華的部分是菩提心,我們是大乘佛教徒,菩提心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始以來,直到現在,每一個人都習慣了自私,如果把這個自私的心解開,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其他的眾生——正因為要依靠其他的眾生幫助自己,所以要拓寬心胸想到別人。

我們常發願要度盡天下一切眾生,而要利益眾生應該先從周邊的親人開始。

上一代的人大多比較孝順,會想到父母親有什麼煩惱、會不會生病、現在過得好不好、需不需要幫什麼忙,常常為父母著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