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段日子裡,餘干百姓為備戰付出很多,可湖匪卻沉得住氣,讓人天天精神緊張相當疲憊。有時連李丹自己都想:這幫賊人是不是換了目標,不來餘干了?
但是一次次地他否定了這個想法。不對,從各方轉來的情報看,蓼花子仍在集結隊伍、準備糧草,他不是不來,而是覺得時機未到!
他這樣想是有根據的。趙敬子的偵察科已經把觸角沿湖布撒出去,他甚至聯絡到了湖匪中的兩個小頭目,透過他們瞭解到不少蓼花子和陳元海兩部的情報。
與回到鄱陽的趙重弼之間也建立了聯絡,雙方的訊息交換相當頻繁,幾乎每天都有兩名小旗官以哨探身份出城,借巡查、探訪名義到鄱陽東郊某處村子裡歇腳,然後帶著獲得的情報再上馬回鄱陽。
然後村裡有人出來到附近的般若寺上香或佈施,順便將鉛筆寫的紙條藏在院牆基角的某塊石頭下面,等待來人將它取走送往餘干的團練指揮部參謀處。
機要參謀對照一本靖武三年雕版印刷的《文心雕龍》,將上面的阿拉比亞數字譯成文字後交到趙敬子手中。
當然,最繁忙的要數巡檢司情報副長(也叫按察副使)賈銘九,大戰在即他不得不先放下自己心愛的酒缶,先來給馮參做副手。
他每天都要收到十幾條各個巡檢司傳遞來的情報,什麼有人闖關啦,什麼發現可疑物品啦,什麼馬匹丟失懷疑是賊人路過……等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