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隨著冬天的臨近,長安城內的木材和木炭價格開始緩慢上漲,李恪攢下的煤山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煤球爐的製造並不困難,但是要是用鋼鐵製造那就太奢侈了,在李恪看來最合適的應該是磚頭砌一個爐體,然後再用耐火材料製造一個爐芯。
用上好的鋼鐵圈筒製造煙道?你怕不是腦子有問題哦!
製作煤球的那個東西李恪也會做,但是感覺不是很有必要。
李恪小時候煤球爐可不止一種,李恪見過直接把碎煤灰加點泥巴拍成餅晾乾燒的。
還有在屋裡點個火堆的,用磚頭簡單壘一下的。
窮人取暖神器?有心人根本不理解窮人的窮,真正的窮人是不會買煤買炭取暖的,被窩就是他們最後的取暖神器,為了不那麼冷穿著衣服睡,沒有衣服換洗一冬天都不換衣服的更是常事。
至於門窗密封之後的一氧化碳中毒,那更是瞎擔心,窮人哪有不漏風的房子?李恪小時候就有過被牆縫裡的北風吵醒的經歷。
煤燃燒中毒,難道木炭就不會了?燒木材就不會了?還不是一樣。
何況大唐又是難得的暖溼氣候,榆林還是溼潤的草場,毛烏素地區還能養活南遷的突厥人。
所以李恪要解決的根本就不是取暖的問題,而是解決吃飯燒火問題。
百萬人口,一天要燒多少木材?歷史上記載明朝的時候京城附近百里都沒有什麼大樹了,甚至燕山都被砍成禿山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