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還有一個影響日本人發展坦克的因素,那就是他的作戰對手太弱了。日本陸軍雖然在北進、南下的爭論中彷徨,但他們侵略中國的目標是既定的。而中國經濟力量不行,軍隊的裝備更是不行。在小日本的決策層看來,日軍現有的力量就可以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不需要浪費寶貴的鋼鐵、汽油發展大量先進的坦克。
因此,日本遲至1926年才開始自己試造坦克,此前主要是向英國購買“mk—iv”和“mk—a”坦克,向法國購買“雷諾—f17”輕型坦克。1927年2月,陸軍技術本部車輛班模仿雷諾坦克設計的第一號戰車,在大阪兵工廠和一些民間會社的協作下終於研製成功,它重12噸,時速25公里。第一號戰車在富士山下進行了變速、爬坡、越壕以及火力射擊的檢驗,基本上達到了設計要求。1929年4月,大阪兵工廠又研製成第二號戰車,重9.8噸,一門57毫米火炮,一挺6.5毫米機槍,裝甲5至17毫米,最大時速26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該車在從東京到青森的長途試行中表現良好。它在投產時應軍方要求增重到11.5噸,並定名為89式中戰車。另兩種主戰坦克,即95式輕戰車和97式中戰車則分別製成於1935和1937年。在此期間,日本還先後研製成其他一些輔助戰車和裝甲車。坦克製造企業95%屬於民營,其餘5%屬軍營,生產能力總體較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