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華夏文明五千年,中醫國粹有一篇。
醫者仁心傳美名,濟世懸壺出聖賢。
第二天早上,我從睡夢中甦醒過來,發現自己的精神越來越內斂,兩眼炯炯有神彷彿放射出攝人的光芒。
今天是星期天,是去文化宮禮堂那裡聽曹中醫講中醫理論課的日子,心裡面想著有事情要辦,所以早上起來的很早,我現在對中醫真是發自內心的感興趣,吃過了早飯,出門便向文化宮的方向趕去。
當我走進文化宮大禮堂的時候,發現這裡已經坐下了不少的人,看來全市也有不少和我一樣的中醫愛好者,放眼望去也是黑壓壓的一片。
我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和大家一起差不多等到8點半左右,從禮堂講臺的側面,緩步走上來了一位滿頭白髮,身穿西服,戴著近視眼鏡,身材勻稱的中年男人,看上去也就五十多歲的樣子,他正是診室裡的中醫曹大夫。
只見他走到了講臺中間,手裡拿著一個話筒,開始給大家授課。
曹大夫先介紹了一下中醫的發展進化史,原來,最早的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瞭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