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牧宣州 第64章 故人相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便是你也向江南銀行借了十萬兩銀?”張洎一邊拿茶蠱泡茶,一邊忍不住斜眼看王蔚。

王蔚便討好地笑道:“也不能算我借的,這是寧國石灰以公司名義借了五萬兩,又以寧國石灰為擔保,由寧國磚瓦公司另借了五萬兩。”

王蔚借鑑江國公的公司制,糾集寧國縣的五家大窯,成立了寧國石灰公司,自任董事長。這五家大窯也是在王蔚的威逼利誘之下加入的,起初也沒人看好,不好王蔚也是在商場浸潤十數年,雖然在張洎發達後,更喜歡藉助張洎的威勢行那強取豪奪之事,但商人的本性倒也沒丟。這公司制的好處,王蔚倒也琢磨出兩個味來:一是東家與經營層分離,這樣諸東家成立的董事會,核心主要就是找到出色的經營人才。二是權力制衡,公司不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套,本著的原則就是用人要疑、疑人照用,因此要設立諸多部門,分離職責,互相制衡,更要在經營層面,設立多個副總經理分大掌櫃權力。

因此,王蔚任這董事長,便力排眾議,聘了六家大窯中規模最小、但最有效率的窯場主趙仁為總經理,又以三家大窯的子侄輩為副總經理各有分管工作,再以兩個副董事長的職位安撫了餘下兩個窯主,總算是把寧國石灰公司勉強擰成了一股繩。

寧國石灰的大客戶,就是江國公的宣州建設。江國公也沒有因為此前幾次齟齬而對寧國石灰有成見。不過,宣州建設一直要求寧國石灰公司降低單價,而宣州建設也並非簡單壓降價格,實是對各項成本進行精算,再反過來要求寧國石灰提高單窯產量、提升取土效率、降低運輸成本。也正是寧國石灰公司設立後,實力大增,在粘土礦與窯場之間改建大路,從人挑改為車拉;在窯場與水陽江碼頭之間,更是在籌備建設馬路,以更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