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被諸多事一打擾,李叢益也絕了和許美蘭踏春的念頭,當下便著人支起鍋具,煮起開水,又搬來石頭,隨便墊些物什稍稍防涼,便坐起一圈,開起話茶會來。而沈德水杜成蔭等人也是相繼趕來。
便是許樂水也是突兀出現,只是不敢擠出內圈來,只是在外頭不住打望。倒是李叢益過了好久才反應過來這人是誰。
“你,過來說話。”趁中間略有空檔,李叢益一指許樂水,“你的紙搞得怎麼樣了?”
許樂水走出來,自有人給他讓了個位置,便於他坐著彙報。
此前說過,李叢益想搞一些便宜的紙張,尤其是想搞出來柔軟便宜的衛生紙,來提升自己的如廁舒適感。原本許樂水以為此事不難,便覺得五百兩銀足矣,去了涇縣,才發現這事並不容易。
早在東漢時期,在大牛蔡倫的發明下,造紙術就臻於成熟,到宋時造紙之術已是相當完備。可以說,造紙、制瓷,就是當世中國掌握的、全球領先的兩大高科技產業。而宣州涇縣早已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造紙產業。而當時涇縣主產的,都是高階白紙。涇縣李煜詩詞書畫所用紙張,俱是涇縣所產,只是當時還未命為宣紙而已。
許樂水到了涇縣後,很快就僱傭了幾個熟練工匠,便著手製紙。秉著降低成本的想法,便沒日沒夜地大做實驗,但結果並不理想。一方面,原料上,無論是用秸稈、樹皮甚或竹子、雜草,看起來比宣紙的材料要低端的多,但單算到每張紙上,就談不上便宜多少。另一方面,造紙的核心工藝就是打漿,這打漿全靠人工,不同的原料打漿的要求就截然不同,這人工便怎麼也省不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