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把情況給眾人做了說明之後,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這次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在郭康的解說下,神父們對這個理論很感興趣,也樂意去多看看書。郭康還承諾,今後會勸說家族,捐贈更多圖書給他們,讓眾人更加高興。
當年,造紙和印刷技術傳入這裡之後,在當地就立刻引發了熱潮。即便過了幾十年,郭康依然能感受到這股熱情,和書籍背後的力量。
在“中國紙”普及之前,書籍是非常昂貴的,尤其是偏遠地區,更加誇張——在中世紀盛期的英格蘭,一本書可以賣到一英鎊,按當時的物價,能頂上大致600公斤的小麥,或者30頭上好的乳豬。就算換成普通香料,也能換個十磅。知識有多寶貴和稀缺,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很早之前,造紙技術就已經開始傳播到其他地區了。大約東晉時期,西北的粟特商人就已經把當時的紙張販賣回中亞老家。
但較為完善的造紙技術是在唐朝才擴散開的,據說,怛羅斯之戰後,一些唐朝士兵被阿拉伯軍隊俘獲,由於他們掌握著先進的軍事和生產技術,因此很受重視,其中一些造紙匠人就在撒馬爾罕,指導阿拉伯人建立了紙廠,生產質量一般的麻紙——當然,對於東亞之外的地區,這已經是非常有優勢的技術了。
而阿拉伯奸商做生意的速度,比唐人快多了。隨著他們的擴張,麻紙也被賣的到處都是。為了銷售方便,他們在埃及的開羅、摩洛哥的非斯,都興建了工廠,向地中海世界銷售紙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