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不少聽眾都對這個理論很感興趣,還有人問他這是哪個典籍裡的記錄,自己也想看看。
郭康對此也很支援。
“這是一套系統的理論,對我們來說有很大的參考意義。”他告訴眾人:“諸位要是有興趣,我可以找一些送給大家。”
“不過,這些書籍,原本都是漢語文言寫成的。”他想了想,又補充道:“雖然之前有人做了希臘語的翻譯,但翻譯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含義的損失和變化。真要看原義的話,最好還是請懂得漢語的兄弟幫忙,大家直接去學習和思考,這樣既有助於體會意思,也能順帶學習下這門語言。”
“在古典時代的東方經書裡,《春秋》一系算是最好懂的了。從這裡入手,應該也會方便很多。我當年跟著外公學經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
眾人紛紛表示明白了。
和其他教會不同,紫帳汗國不限制經書的翻譯和語言的使用,甚至鼓勵大家多翻譯多傳播。這和宗教觀念沒什麼關係——或者說,是因為汗廷就沒什麼宗教觀念,一直也不太在乎教義方面的問題。
他們關心的重點,主要是文化上的影響,以及如何處理這地方一團糟的語言。而且,因為羅馬教會的三本經書,最早是漢語寫的,不翻譯也不行。所以為了進行推廣,幾乎在推出的同時,就有了希臘語譯本。
至於更多的人,他們的語言和文字更加雜亂。按希臘人的歸類,他們說的都屬於斯拉夫語方言。但這個地方,和中原不同,語言和文字是緊密掛鉤的,兩種不同的方言就有不同的寫法,細分起來,隨便兩個村子都能算作不同的文字,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