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件事比較搞笑的地方在於,從後世的資料看,英格蘭人當時很可能是認真的。
一方面,當時“中吹”橫行,學者們紛紛譴責教會束縛科技進步,亞里士多德禍害歐洲上千年,認為必須學習東方先進文明才行。
那會兒的歐洲先賢們,發表的吹捧東方的話,郭康前世的人估計都受不住。哪怕放到現在,塞里斯依然處於世界巔峰、人們也確實看不起蠻夷的時刻,都會讓人覺得尷尬。
到過中國的傳教士,經常發表非常直白的稱讚。義大利傳教士馬菲就稱讚科舉制,說那裡沒有世襲貴族,讓每個人都成了自己命運的“奠基者”。
法國傳教士李明說的更直接,認為中國的年輕人因為要參加考試,而勤奮學習、增長智慧,杜絕了歐洲人那種無知和懶散的狀況。沒有了世襲制,還能讓皇帝得以撤換不勝任的官員——這正是歐洲國家一直追求,卻沒能完全實現的。
另一方面,葡萄牙傳教士曾德昭則認為,有功名計程車大夫和尚未取得學位的學子,其實都屬於貴族。不過這種貴族依靠學問而非世系,所以明顯更先進。
歐洲本地的學者們得到了傳教士帶來的資訊,也紛紛投入研究,一時蔚然成風。
魁奈十分推崇孔子,直言:“一部《論語》即可以打倒希臘七賢。”他認為想要讓國家繁榮持久,就應該效仿中國,因為它是依照自然法則進行治理的最佳榜樣。據此,魁奈寫成了一系列專著,提出了“重農主義”概念,甚至專門把出版地點標為“BJ”,以此強調重要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