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銀河系,獵戶座懸臂。
人類疆域面向仙英座懸臂的那一側。
經過三百多年的持續改造。
擬引力場發生器技術已經變得更加成熟,不僅僅能耗下降了,其產生的單位擬引力場強度也提升了不少。
該區域的行星系,全部都被掏空了,只剩下單獨的恆星,而這些恆星表面,則構建了不在少數的戴森巨構。
當然,這些戴森巨構並不是完全覆蓋型別的戴森球,而是戴森環。
透過戴森環,人類文明可以源源不斷的抽取恆星的能量,而這些能量在平常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投入到製造中子材料的工業之中。
如果發生戰爭,敵人的高能粒子靠近附近,那就可以啟用戴森環上面的擬引力場發生器,產生一個超強的引力場,其引力強度大概相當於中型黑洞。
當然,具體的擬引力場強度,還要看恆星的質量。
比如白矮星、紅矮星、橙主序星和黃主序星,以及少見的巨星、藍巨星、藍超巨星,這些都是恆星,但是它們可以給戴森環提供的能量是不一樣的。
不過考慮到巨星比較少見,當前人類文明改造的恆星,絕大多數都是以紅矮星、橙主序星和黃主序星為主。
根據目前測試出來的資料。
紅矮星級別的恆星核心,改造出來的擬引力場發生器,可以產生相當於4.6萬個太陽質量級別的黑洞引力。
橙主序星級別的恆星核心,改造出來的擬引力場發生器,可以產生相當於9.8萬個太陽質量級別的黑洞引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