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曹操覺得和劉備的相處非常愉快。
他儼然已經把劉備當作了自己的好朋友,可以說知心話的好朋友,併為此感到由衷的愉快。
但是……
劉備打心眼兒裡認為自己和曹操終究難以成為一路人。
不管對於曹操身上的閃光點他是如何的欣賞,但是曹操並沒有如他一般的底層視野。
曹操從來沒有真正的把視野投放到那些艱難掙扎的人們的身上,否則他絕對幹不出一邊屠城一邊寫詩的事情。
他聰明,他睿智,他隱忍,他頑強。
可他唯獨不得人心。
劉備看著興奮的和自己交流著文學方面看法的曹操,內心毫無波瀾。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你曹孟德如果真的感到悲傷,為什麼又對徐州生靈痛下殺手呢?
你寫這首詩的時候,有沒有想起過這百分之九十九死掉的人裡,有多少是因為你的殘暴而死的?
一定沒有吧?
你寫這首詩只是為了趕上五言詩的潮流,炫一把文采,表現一下自己的仁義之心,對吧?
漢末遊俠兒為了捍衛父母師長的尊嚴,會和出言不遜者決鬥並且殺死對方,這是公羊春秋理論指導下的當時東漢王朝的普遍潮流。
曹操為報父仇向陶謙復仇是符合當時的價值觀的。
那你殺陶謙不就行了?
最多誅他九族,夠你洩憤了吧?
你屠徐州是幾個意思?
實力不濟殺不了陶謙,就衝他治下民眾下手,覺得這樣可以懲罰陶謙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