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為劉備的豪言壯志而感慨,簡雍久久說不出一句話。
回過神來,他也沒有多停留,便帶著一直都想得到的青州皮紙告辭離去了。
劉備的氣魄,他是學不來的,這種東西他覺得也是天生的。
簡雍從沒設想過與天作鬥爭,但是劉備說出這種話之後,他莫名的覺得這未來好像也有點意思。
自己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能夠看著一個人去做到,說不定還挺有趣。
於是走著走著,他笑了出來。
簡雍離開之後,劉備也沒有浪費時間,而是繼續溫習盧植傳授給他的《左氏春秋》和《古文尚書》,準備著一旦成功舉孝廉之後需要去雒陽參加的公府複試。
公府複試是東漢名臣左雄為了挽救察舉制度的崩壞而做出的最後努力。
當年,左雄注意到察舉制度已經成為士族高門和地方豪族的進身之階,他們肆意操縱選拔流程,以至於選拔出來計程車子水平極差。
為了挽回這一局面,左雄冒著風險頂著反對開闢了公府複試的規矩,要求舉孝廉而進入中央計程車子必須要透過公府複試才能正式成為郎官。
據說這一規矩在左雄還在的時候的確起到過不小的作用,左雄甚至還規定只有到四十歲才能被舉孝廉當官。
不過東漢的衰落已經是必然,各種弊端積重難返,左雄死後,公府複試形同虛設,四十歲舉孝廉的規矩也不攻自破。
時至今日,只要提前打個招呼,或者有名家傳承,公府複試就真的只是走個形式而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