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前門火車站與教育部之間的距離並不算很遠,從正陽門出發往西走,一路經過西交民巷、電燈公司、法文學校等,直至宣武門止步,理想情況下步行約半個鐘頭就能到。
但此時的宣武門還保留著甕城,旁邊還有一條護城河,進出什麼的不是很方便,要是碰上人多的時候,即便北平城沒多少汽車,那也得堵上一會兒。
而且北平城像樣的基建根本沒多少,真正意義上的馬路還是到了20世紀初才開始修。與後世車行中間,人行兩邊的設計正好相反,當時路中間鋪設條石和水泥,專供行人和輕便車出行,路兩側則為重車道。
乍一看似乎很不科學,其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根據滿清政府工巡局(參考後世交通運輸局)的定義,行人指步行和坐轎子的,輕便車指的是少量汽車和洋車,坐這些都是高官顯宦,走路兩側也太有失身份。
所謂重車則指的是載重馬車,走得一般比較慢,理所應當走兩側了。
只是剛下了一場雪,馬路質量又一言難盡,專門打掃街道衛生的“清道夫”們才剛上班,整條路都變成了泥潭,步行很難走。
東一腳西一腳,不一會兒程諾的棉布鞋就溼的差不多了,看不出是一個鞋樣。
路中間不好走,那沿著城牆根總行了吧。
當然不行了,沒走幾步程諾領會到了北平城對他的熱情,兩步踩到了汙穢之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