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張秀才大號叫張霖,他十六歲考中秀才,而且名次靠前。
稍微懂點科舉常識的就能明白,如此年紀,能考中功名,自然是前途遠大,不可限量。張霖也一度以為他能高中進士,入朝為官,匡扶社稷,從此做出些業績,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但接下來卻彷彿遭到了詛咒,屢試不第,別說進士了,就連舉人都考不上。
最初張霖以為自己的學問不夠,他就埋頭苦讀,四處走訪名師,鑽研八股。
只是他忙活了十年,依舊是一無所獲,該落榜還是落榜。
後來張霖才漸漸清楚,彼時大明官場世風日下,各地官吏,爭相結黨營私,想要考中功名,光有學問不管用,多少和他一樣的學子生員,都是報國無門。
你要先搭上人,比如東林,比如閹黨,沒人引薦庇護,還想擠進去,那不是異想天開嗎?更何況雖然都姓張,他和張至發張閣老那邊還有點不和。
雖然人家閣老不會搭理他一個秀才,但想往上一步,卻是難上艱難。
忙活到了三十歲的張霖,終於放棄了繼續考試的打算。仗著家裡頭還有些產業,又有個秀才功名,安穩度日吧。
時光匆匆,張霖已經快到不惑之年,大半輩子都過去了,還是一事無成。
他早年輝煌,隨後是長久的沉淪,秀才功名,既是他的驕傲,也是他的痛苦來源。彼時朱頤垣說秀才沒有特別,也要交出多餘土地,他是震怒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