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三個進來的是縣丞柳武,當他看到縣長和縣尉兩人的辭職信的時候總算明白了衛宣這麼大張旗鼓地幹了些什麼,只是他覺得自己平日裡並沒有什麼權力,偶爾也替人照應一二,但不至於也要辭官吧。
衛宣見他一臉的茫然,也不囉嗦,說道:“如今縣長、縣尉先後請辭,且人已經離縣歸鄉,只是如今河東太平道滲透嚴重,襄陵一帶已經氾濫成災。若是楊縣再無所作為必定會成為下一個襄陵。故此宣在此請柳縣丞暫時接過重擔。”
柳縣丞鬆了一口氣,只要不是讓他辭官就好,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這臨近正旦,太守府收到兩人辭官的信之後立即上報朝廷也是來不及在正旦之前派人下來。
衛宣說清他擔起重擔並沒有錯,縣丞的存在就是縣令長不能履職的時候代之。
於是他恭敬地朝著衛宣行禮說道:“還請督郵吩咐。”
“儘快召集縣中豪族、各鄉三老安撫民心,立即在境內搜捕太平道首領,另外開府庫賑濟災民,同時號召縣內豪族一起來賑濟災民,減少太平道的信徒。”
柳縣丞雖然不清楚太平道在楊縣的滲透情況,但見衛宣信誓旦旦,而且有襄陵的前車之轍,他也不敢掉以輕心,覺得衛宣這樣雙管齊下是眼下比較好的辦法了,於是連連點頭向衛宣做了保證。
有了張楊和秦壽的例子,加上做得好還能轉正的誘惑,衛宣並不擔心柳武不用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