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沙俄的統治其實很有中世紀的色彩,就像是獅心王理查這樣的君主會被視作英國最偉大的國王之一。
衡量一個沙皇英明與否,不看他是否擅長治理國家,也不看他品德是否高尚,全看他能不能帶領國家打贏勝仗。
至於死傷多少,付出多大的代價,是否為慘勝,民眾們又為此犧牲了多少,則只有被掩埋於時間長河之中的份兒。
伊凡雷帝是有名的暴君,屠殺過諾夫哥羅德的平民,也殺死過反對自己的大貴族,甚至還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可就是這樣的暴君因為征服了廣袤的領土,仍舊被視作英明神武的沙皇陛下。
所以,當波蘭一線俄軍被包圍的訊息傳回到莫吉廖夫的大本營時,沙皇尼古拉二世便意識到了危險,這位為了穩固局勢,親自充任最高總指揮的沙皇,第一時間做出了應對。
他一方面調集西北,西南兩支方面軍試圖救援被普魯士,德邦施行的“鉗形攻勢”包圍在波蘭地區的東方方面軍(即中部方面軍),另一方面也開始傳令各地,加強新聞管制,提高戒備,提防一切叛亂行為,試圖將任何可能的叛亂行為扼殺在搖籃中。
但那又怎麼可能。
對沙皇失望的可不僅僅是那些平民百姓,封建貴族和大工廠主們之間,也產生了廢黜尼古拉二世,另立新沙皇的思潮。
再加上沙俄內部的腐敗,他的政令根本就沒得到地方上的重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