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古往今來,從佛經和道藏中領悟絕學的多不勝數,儒家有長歌門,墨家兵家陰陽家縱橫家均有武道傳承。
諸子百家,傳承的從來不僅僅只有文化知識,把思想認識用刀槍劍戟拳掌腿爪表現出來,就是對應的武道。
除了佛經道藏之外,也有一些人能夠從詩詞、歌舞、書畫,乃至於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領悟武功。
比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便曾被無數高人推衍出修心的絕學。
尤其是‘既自以心為形役’,更是被儒道佛魔同時應用,解讀出了數十上百種絕學,我也曾參悟過數門。
相對於這些,屈原的名作甚少被應用於武道,最為有名的,一個是宋缺的天問九刀、九歌神刀,另一個便是從先秦時期傳承至今的天問劍法。”
李瑾瑜把虛夜月抱在懷中,一邊看霍天青整理的情報,一邊介紹方邪真精通的絕學,以及先秦的武林史話。
虛夜月對武道沒興趣,但對李瑾瑜講的故事很有興趣,聽得津津有味,偶爾還能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
“就如同夫君以前說的,任何一種技藝到了頂峰,都是技近乎道。
拳腳、兵器、書畫、醫術、歌舞、雕刻、詩歌、修佛、修道、做官,到了最頂峰的時候,實際上沒有區別。
比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若是給武道高人看到了,便能領悟出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身法、筆法、劍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