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解縉稍稍一頓。
而後,繼續痛心疾首道:“聖人言:古之為政,愛人為大。又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他不徐不疾,繼續道:“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更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朱夫子再《儀禮經傳通解》中詮釋曰:人為國本,是以為政之本也,愛人為大,即愛民為大。人為國本便是民為國本。因此才有天下大治時,那麼天下就為天下百姓所公有。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既民意高於天意,若天下萬民之所向,即便是天意也需相從。至聖先師至理之中,便是告戒後人,百姓乃是國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穩固住了,則國家自然安定。”
他隨即道:“自有孔聖人以來,此後又有孟子等聖人,在自秦漢延續至唐宋,又出朱夫子、陸夫子,而有今日之儒,可何為儒家,何為至道?無非還是這民為本三字而已。”
“只是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陛下,臣在爪哇,聽聞商賈們傳言中土各種官吏士紳欺民之事,樁樁件件,都如誅心。天下怎的到了這樣的地步啊,吏治不清,則百姓不安,百姓不安,則國家的根本就要動搖,國本動搖,天下就危如累卵,現今之狀,說是禮崩樂壞,也不為過,禮樂崩壞的結果……就是從士大夫們恣意胡為,視民為豬狗而始。”
他這一番話,聲震瓦礫。
此時的解縉,又找回來了十幾年前,在朝中揮斥方遒的狀態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