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張安世知道朱棣還有話要說,因而他沒做聲,只靜靜候著。
朱棣手指著陳進業,卻更加痛心疾首。
“此人竟是一個好官,這縣令,說他是本地的青天也不為過。”
這話實在是誅心。
在發生水患的時候,能夠親力親為,任知縣期間做到不貪不佔,甚至連縣裡的小吏們都對他欽佩,甘願拿自己的性命來作保,為這陳縣令求情。
就這麼一個人,哪怕是太祖高皇帝在,非但不會治他的罪,甚至可能還會旌表他。
朱棣接著道:“可即便這樣的好官,卻照樣也令朕和朝廷損失巨大,對軍民百姓的危害亦是不小。可若是那些贓官汙吏呢?”
陳進業只是叩首在地,默然無言。
他說不出來什麼感受,大家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朱棣自有他的痛心。
可在陳進業看來,這件事的根本,在於大肆修建鐵路,造成了百姓的負擔。這修建鐵路,實在是禍國殃民,若是不修,就沒有這樣的事了。
他的看法正確嗎?
某種程度而言,其實是正確的。
作為一個正直的官員,在這個時代,土地乃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所謂的農業社會,自土地上自然而然就衍生出了士紳的群體,士紳的群體也自然而然會形成一種他們的道德觀念。
這種道德觀念裡,土地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哪怕是皇權也無法輕易剝奪人的土地,尤其是在人無罪的情況之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