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懷恩寺主持很快抓住了這一點,並把它用在了極處。於是寺中就有了一人主外,一人主內的格局。也不失為一種微妙的平衡。
今日法會,正是這種平衡的展示。看在眼裡,梁峰自然暗暗頷首。
誦經之後是講法,還有禮佛等儀式。法會要持續七日之久,梁峰卻沒有這麼多功夫在寺中停留。刺史府還要設宴款待諸官,便連齋飯也無法在寺中用。
主持倒是不介意梁峰匆匆離去,仍親自送他出門。只是在臨行前加了一語:“貧僧思索良久,改姓之事,當廣為推行。竺法護禪師也在尋經,應能找到佛祖之言。”
梁峰眼中一亮:“主持此舉,功在千秋。”
佛法東來後,僧人多隨師父姓氏。來自天竺的僧人姓竺,來自安息的僧人姓安,來自大月支的僧人姓支,就算有些人喜愛佛法,也只是改姓為“僧”、“佛”,並無統一姓氏。如此一來,竺法護座下弟子,就成了另一派系。長此以往,豈不是要分庭相抗?
因此當梁峰提出僧人統一姓氏的建議後,老和尚心領神會。釋迦弟子,自當姓釋才對!而他的這番見解,也讓通曉經法的竺法護意動,憶起曾經見過的一本經卷,裡面也曾提到天竺四姓而分,出家便捨棄諸姓的故事。
有心算無心,加之虔誠本源和官府授意,怎能不一拍即合?
沒人比梁峰更清楚,僧人改姓的重要性。這是控制僧眾的極好辦法,一點點消弭姓氏和傳承帶來的隔閡,用晉陽一脈的規矩,來約束天下釋家。這偌大的宗門,也會慢慢收入官府的掌控之中。如此一來,隱憂又會消弭大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