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若是遇到有緣人,那無論是指點迷津,亦或者傳授其一招半式,更或者盡傳太極之道,不論哪一種情況號崑崙都會很樂意。
他甚至不會強求對方加入道門。
緣來修行,緣盡則去。
修行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但是,這不代表號崑崙會對收徒弟感興趣。
樂意教導是真,傾囊相授也是真,不樂意收徒弟同樣是真。
在聽到藺重陽此行目的之後,他反手從草廬內的書架裡攝出三本書冊,放在對方面前,封面上分別書有《太極玄》,《太極劍》,《觀雲相》。
傳其絕學?可以。
收其為徒?不行!
比之凌絕頂柔和了億點,無論是性格,還是在教學方面,但存在的相似之處也不少,他們修持的道有部分相通點。
此時,藺重陽抬手,將三本書冊悉數退還。
經過互相論道一旬時間之後,兩人之間,也建立起一些交情,連帶著稱呼亦有所改變。
號崑崙的境界,放眼四境道門都是最頂尖的那一部分,哪怕他本人不太能打,修為只是修持過程中得來的副產物,如今“僅”是太易先天。
這方面與武痴傳承相似,自一開始追求的便不是根基與力量,而是心與悟。
所以,號崑崙這個不太能打只是相對而言。
不然為什麼兩人只是論道一旬,換個人,換個地方,論到這種深度早上手了,切磋印證與坐地論道的契合度更高。
事實是號崑崙沒提,藺重陽也沒提,萬物齊身對太極心流的剋制太過巨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