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此問,天佛尊也曾問過佛劍分說。
「你所選擇這條佛路,將是艱苦難行。」
「墜入無間吾不悔。」
「比丘殺人,作何解釋?」
「分說,不分說,不由分說。」
「善哉,你既有此宏願,吾贈你佛牒,赦你無殺生罪,賜你法號,佛劍分說。」
佛牒出鞘,乃護蒼生,斬共業,為公不為私。
問菩提一直明白,師尊雖赦師兄殺生無罪,但在大和尚心中,殺生終究有罪,才會有那句墜入無間吾不悔,唯願無間地獄一人獨行,擔眾生業。
以極惡顯諸善之淨值,以極端之犀利果決,舍一身道行,清譽,福慧。
身入無間之大慈悲,非大智慧者不為也。
那是屬於佛劍分說的道路,無論這條路上是否有同行者,同行者幾人,他永遠選擇一肩獨扛。
問菩提能理解,所以,他昔年鑽牛角尖,有一大因素,便是連累師兄因他而承罪,當時的他確實是感性要遠高於理性。
隨著在紅塵中的經歷與閱歷不斷積累。
因果之子終於明白,滅度梵宇所行之路,與佛劍分說所行之路,在本質上其實相同。
梵宇所修,乃是不昧因果。
所以。
當果報成熟,亦會償還。
不管是佛劍分說之「渡生斬罪」,還是滅度梵宇之「渡世三昧」,皆是非法的正法行為。
究其原因,乃是為正不正之法。
理因人而異,法眾所共遵。
是故,佛門法宗之地位,便是因此而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