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接到勤王令的時候,盧象升一聲嘆息,二話不說,當場調遣大軍,從陝西,經河南,入北直隸,來到京師。
剿滅流賊很重要。
但是,京師有危險,皇帝下了勤王令,那麼,回師保皇上,解京師之圍,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在盧象升之後到達的,是左良玉。
此時的左良玉,還沒有崇禎十七年時坐鎮九江,擁兵百萬的盛況。
他剛剛從曹文昭手下脫離出來,帶著幾萬兵馬,防守河南。
他比盧象升要近得多,而且,從河南經北直隸到京師,一路都是一馬平川,對行軍極為有利。
但左良玉一向不是什麼忠良之士,他的第一原則就是自保。
他打仗不行,自保絕對是一流的。
正因為此,打仗最弱,勢力單薄的左良玉,反而熬死了一眾勐將,在崇禎最後時期,他反倒成了大明統轄軍隊最多的強將。
左良玉接到勤王令之後,就開始磨磨蹭蹭,直到盧象升先行到了京師,他覺得有了一定底氣,才跟著到了京師。
第三路來的勤王兵馬,是山東總兵劉澤清。
他跟左良玉的想法一樣,雖然山東距離京師最近,道路也最是順暢,但他來的反而最晚。
因為在山東的時候,他就聽說過強地軍的威風。強地軍在京師外耀武揚威,就連守城兵馬都只能在城牆上看著,戰戰兢兢,沒有一人敢出城應戰。
他這個山東總兵要是去了,還能好得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