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網易雲的歌單已更新,新增舒伯特D.960、馬勒《a小調第六交響曲》《e小調第七交響曲》,大家可以去聽了,“作品相關”章節的曲目單索引也對應更新,方便大家查詢。
第七卷的卷名選擇“夜之歌”(Nachtmusik),是為了更好地區分於大家可能更為熟悉的“夜曲”(Nocturne),這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後者通常指代菲爾德、肖邦、福列等人更為擅長寫作的鋼琴體裁,而這裡的“夜之歌”更趨於字面意思,即“夜晚的音樂”。
在尼采的《朝霞》一著中,有一句我認為很有意思、近乎于格言的段落,他是這麼說的——
“耳朵,這恐懼的器官,只有在黑夜中,在密林和巖洞的幽暗中,才會進化得如此完美,以適應人類產生以來最長的時代,即恐懼時代的生活方式的需要;置身於明亮的陽光下,耳朵就不再是那麼必須的。因此,音樂只能是一種屬於黑暗和黃昏的藝術。”
夜幕落下之後,人會失去活力,與之俱來的是對黑暗、睡眠和死亡的恐懼,尤其遠古時期的人類對黑暗和睡眠尤其懼怕,這是“夜”的源語域。
“黑夜哲學”算得上是近代歐洲人文思潮中一個“熱梗”,只是很多人一聽某某哲學,下意識的反應是晦澀、抽象,馬勒《第七交響曲》也的確通常被認為是他的作品中最難理解、最富神秘主義氣息的作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