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一一O 笑比哭好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在我們這個古老的華夏民族,風俗文化無疑是極其豐富多彩的,並且具有著千差萬別地多樣性。

就年俗而言,古來就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而差不多的地方,也大都是把臘月二十三稱為辭灶(或祭灶)日——是灶王爺去“上天言好事”的日子。也稱過小年。

但在某些地方,對於辭灶日卻還有著特別的講究——不是家家都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辭灶,而是有著“君辭三,民辭四,王八辭五鱉辭六”的區別。

其實,這話追究起來頗有點趣味。因為這話的本意是說:君王之家——也可包括居官為宦的人家,都是在臘月二十三辭灶,普通百姓則是二十四日這天辭灶;要是哪個到二十五還忘了辭灶,乾脆二十六日就別辭灶了——也就是“忘了辭五別辭六”。

可就是這樣一句簡單明瞭的話,到了後來,竟讓人們根據諧音,戲謔地篡改成了“王八辭五鱉辭六”。

在嶽二全他們家鄉這一帶地方,遵循的就是這一習俗——除了縣城裡和城四關的人家,鄉下人家都是二十四這天辭灶。

就是大年夜裡“請家堂”的風俗,他們村也跟鄰村有所不同;在鄰村裡,誰家有親人亡故了,頭三年裡,每當過年時,便在各自家裡設靈位擺供品,意思是讓故人回家來跟親人們一起過年。俗稱“請家堂”。三年過後,此儀不再。但在岳家溝村的嶽姓一族卻是並非這樣;他們這一支脈,自老社會至今,一直都有一個公用的老祠堂,並且每年辭舊迎新之時,不管早年亡故的,還是近年來去世的,只要是他們這嶽姓一族的,一律都會請到祠堂裡,來跟本族的老少一塊過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