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陳璘也是剛發現一個情況,金鹿號上的大炮位置和俞大猷想法一樣,都是兩舷裝炮,便於集中火力打擊敵人。
而此前不管是明軍還是西班牙人,他們都習慣在船頭船尾佈置火炮,兩舷裝炮較少。
他那知道這個時代各國海軍,其實一般都還是在船頭船尾佈置火炮,就算是商船也是這樣。
在兩舷裝炮的只有一類人,那就是海盜。
海盜不會從正面衝向肥羊,而是會利用速度優勢從側面緩緩追上目標,然後強行登船。
如果從前方或者後方,那交匯的點就那麼一次,時間還很短,一旦錯過就很難再追上。
所以,把炮放在側舷,就能讓船上的大炮在靠近前先打一炮,給敵船製造傷害,甚至嚇破膽,後面就好操作了。
實際上,這時代大部分海軍將官其實還是沿襲了陸軍作戰的模式,喜歡把大炮放在船頭,正面轟擊敵人戰艦。
若是不能把敵人打退,那就接舷戰,直接強行登陸對方戰船,直接俘虜敵人,還能得到一條完整大船和船上的物資。
至於俞大猷為什麼沒有傳統將領這樣的看法,還是得益於他在大明南北都有作戰經驗的影響。
大明的戰陣都是傳統戰陣,也就是正面應敵,演化到海上戰艦就是傳統模式,在船頭船尾佈置大炮進行轟擊。
可是在草原上,蒙古騎兵正面衝擊大明軍陣其實很少見,那都是擊潰明軍軍陣以後才會開始的追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