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姜琮並不甘心失利,十年間大力整治軍備,天禧十四年,剛剛出師青陽真人的楊徵投身邊軍,從一名普通士卒開始,憑卓決武藝,經三年軍功積累,升至營指揮史,駐守太行山下的檀州。天禧十六年,風雲突變,一代梟雄赫連大地突然病逝,北周三王四子奪位,王庭血案連連,朝內動盪不安。姜琮見時機難得,再次御駕親征,驅十萬精騎,四十萬步卒,不宣而戰。第二次齊周大戰爆發。
開戰伊始,突然發難的齊軍如泰山壓頂,勢如破竹,一月之內接連收復幽北五州,奪得十七處關隘,僅餘位於燕山中部的鎮遠關久攻不下。鎮守此關的正是退防至此的周朝天南大都督老將蕭撻。鎮遠關經蕭撻十餘年經營,建有內城、外城、甕城,依山而建的騎牆、邊牆箭樓密佈,城內糧草水源充足,可謂固若金湯。加上蕭撻也不是一味死守,一有機會就出動騎兵奇襲,七日之內齊軍拋下萬具屍體,仍是不能動搖鎮遠關分毫。
此後只能困而不打,在齊軍足足圍困五個月後,擁有重兵的遼王赫連春山承襲哥哥赫連大地大寶,周廷初定。赫連春山力排眾議,舉全國之力,發馬步兵各二十萬,自鎮遠關攻入,齊軍不敵,退守燕京、范陽、涿郡等十餘座大城,不過這一次周軍作了持久戰的準備,一城一池均不放過,死守者,破城後屠盡男丁。被北周接連攻破兩城後,震動了立足未穩的齊軍,有一半的城池都降了北周,而楊戰的大哥涿郡守將楊伐因死守不降,就是在城破當日戰死的。原北燕境內僅剩城防堅固的燕京城被三十萬周軍圍困四個月後仍在堅守,齊帝姜琮也一直被困城中,河南補給已被周騎完全切斷,城中斷糧六日,齊帝無奈選擇棄城突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