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陳先義

綠色,是和平的象徵;綠色,是青春的代名詞;綠色,以蓬勃向上的朝氣催人發奮,給人鼓舞,大凡有過軍旅生涯的人,談起人生那段不尋常的歲月,總有一

種割捨不斷的綠色情緒,總要伴隨著充滿激情的美好回憶。

擺放在案頭的這套題為《老兵大家叢書》的卷帙浩繁的叢書,便是劉白羽、李國文、鄧友梅、趙大年、孟偉哉、林非、柳萌、石英等十幾名蒼蒼白髮的老兵對自己曾經有過的那段戎馬歲月的回憶。

這些在中國的當代文壇聲名顯赫的作家們,人們提起他們的作品應該說是稔熟於心,如數家珍。因為這些作品曾以精闢的思想內容和精美的語言藝術,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繁榮,為豐富中國文學藝術的寶庫做出了貢獻,其影響足以惠及幾代讀者。比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作為經典散文,至今仍作為大中學校的必讀教材;鄧友梅的《追趕隊伍的女兵們》《那五》;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孟偉哉的《昨天的戰爭》都以其不同凡響的藝術成就,成為研究中國當代文學不可或缺的例證。至於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更是作為改革開放初期反映企業改革的代表性作品,為廣大讀者所稱道,一部又一部燦若珠寶的文學佳作,標明瞭這些作家們不可磨滅的貢獻和文學實績。

但是,也許很少有人知道,作品列入《老兵大家叢書》的這些作家們,都有著一段戎馬歲月的生活經歷。他們在年輕時代穿越戰火,踏著硝煙,為自己的生命打上了充滿軍旅陽剛之美的綠色印記。人們或許不知道,曾經以優美流暢、大氣磅礴的散文作品受讀者崇敬的作家劉白羽,早在抗戰的烽火歲月,就一身戎裝北戰南征,那時他已經是位著名的戰地記者了。當年,毛****發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之前,曾把他請進自己的窯洞,與他有過三次促膝長談。孟偉哉、李國文,如今已經是年過花甲的白髮老者,今天當人們捧讀他們的膾炙人口的作品時,很少有人知道50多年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在烽火硝煙中,也有過他們矯健的身影。特別是孟偉哉,至今身上還留有三八線作戰的傷疤。由於負傷致殘,孟偉哉走下戰場便告別了軍旅。此後,曾在省文化廳、出版社等***門任職。也許那段讓他刻骨銘心的戰爭生活,鑄就了他的作家之路,於是才有《昨天的戰爭》那樣的鴻篇鉅製面世。認識散文家的林非,卻未必認識在渡江戰役中荷槍實彈衝向南岸灘頭的那位青年戰士。那時林非不過十八九歲,!波瀾壯闊的日子,生離死別的場面,成就了他別具特色的散文。同樣,當我們翻開叢書,一位稚氣未脫的海軍戰士照片映入眼簾時,或許你不相信這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站在文**頭引吭高歌的先鋒人物蔣子龍。看到穿軍裝的柳萌、石英,我們是那樣的熟悉,卻又那樣陌生。我們熟悉,是因為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曾經閱讀過軍人那種特有的氣韻,曾經領略過軍人那種特有的風骨;我們陌生,是因為這些我們熟知的作家,他們曾經是個兵。看著他們身著軍裝的照片,好奇中我們不覺又平添了幾分敬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