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11章、知府張濂
明空驚訝道:“明心這是作死啊!”
明空不知道,“作死”一詞,也是明心傳出來的。
“所以他通不過第一道考驗,別的師弟十歲十一歲就受第一個戒疤了,他卻沒有。”明法說道,“十二歲散了講習課,他又經常不在寺裡,就更不可能有戒疤了。”
“這麼說,明心師弟這樣下去,不是成了假和尚?”明正說道。
“住持說,明心雖然心性良善,但他頭腦裡稀奇古怪的想法太多,不適合出家做和尚。”明法說道,“再說,心中有佛,出不出家又有什麼區別?”
“住持要讓他還俗?”明元問道,“那拈花指呢?”
“武功從來就不是鎮國東禪寺最重要的學問,佛經才是!”明法說道,“再說,還俗了還是俗家弟子,只要不將拈花指外傳就行了。其實這主要是嵩山北院的規定,如果只是寺裡,那應該會允許有選擇地允許外傳。”
明法稱嵩山少林為嵩山北院,這就說明雙方的關係。曾經鎮國東禪寺是少林下院,稱呼嵩山少林為嵩山上院。但是經過幾百年,雙方關係拉遠,再也沒有主支之分,只論南北。
明心到師父無難的禪房請他剃了頭,又跟師父交流拈花指的修煉心得。
師徒二人都喜歡這樣的交流,明心見識多,尤其是來自後世的見識,讓他總能有新的發現。而無難則是佛法研究精深,也不時有新的心得。這樣兩人一交流,總會有收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