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報紙發明之初,永和帝便敏銳評判,其為“國之重器”,所指的,便是其強大的輿論能力。
陳景政變後,更摘了桃子,將這件輿論武器發揮到了極致。
在他堅持不懈的“洗腦”下,大多數京都民眾心裡,陳景都是個臨危受命,於大廈將傾時,撐起帝國形象。
然而,昨日齊平搞出的大陣仗,卻狠狠衝擊了民眾心靈。
一時間,流言四起,爭吵不休,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等待新一期的報紙上市。
在殷切期盼中,政變後的第一個清晨,天矇矇亮時,京都印書館大開。
一份份熱騰騰的報紙,被馬車運送往城中,遍佈各處的書鋪。
等候在外的報童們,也在拿到報紙後,風一般散去,確保將其送至大街小巷。
……
菜市口。
秋斬刑場便位於此,蓋因此處人流極大。
故而,若處決重刑犯,往往於此。
菜市口附近,更有張貼官府佈告的牆壁。
然而今日清晨,卻有錦衣縱馬奔來,貼了一張大大的報紙上去。
登時引得民眾圍觀。
“寫的什麼事?可是昨日變故?”
許多百姓目不識丁,是不認字的,當即大聲詢問。
“陛下莫非真的駕崩了?那個騎鶴的,到底是不是齊公子?”
“別急,別急。”一名富態中年人擠在最前頭,瞪大眼睛細看,旋即一驚。
不為別的,今日整張報紙前兩個版面,竟都只刊登一篇大字文章。
用詞頗為直白,洋洋灑灑數千言,赫然自新年夜宴講起,直到昨日為止,乃雲老親自操刀,字字珠璣,力透紙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