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齊平前世的時候,看古代的文藝作品,感覺百姓燒旳都是木柴,但實際上,無論是在他那個世界的歷史,還是涼國,煤炭都是很早就被發現的。
只不過,相比於“煤”這個名字,更習慣稱之為“石炭”,與“木炭”做區分。
“京都南郊有礦山,便出產石炭,故而並不儲備。”皇帝解釋說。
齊平愣了下,又問了幾句,才得知具體情況。
原來京都附近就有一座煤礦,朝廷工部負責開採小部分,可謂“官窯”,另予民間商人部分,謂之“民窯”。
朝廷對開煤礦的管制極為嚴格,加之這個時代採礦技術落後,也就比露天採礦高階一些,所以,產量並不高。
“石炭此物,雖可燃火取暖,灰塵卻極大,尤其燒來取暖,隔日滿屋子都是灰塵,更有人被悶死,故而城中富戶大多還是偏愛木炭,並不好賣。貧民倒是渴求,只是又無法負擔價格。”
皇帝對這些很是瞭解,當即為齊平科普。
齊平皺眉道:“既然山中有煤,為何不多開採些,低價售出不就行了。”
在他看來,這有點沒道理,既是救災,肯定要出血。
物以稀為貴,這是經濟學基礎,朝廷既不願出錢平抑,就只能出資源。
皇帝搖頭道:
“非是朕不願,此前朝堂上,首輔便議題開礦,以工代賑,只是……京都周遭山脈不可輕動,若毀了地脈,才是大禍。”
“地脈?”齊平反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